南京雨花石,多产于我国扬子江畔的南京六合区、扬州仪征及长江流域.近年来在湖北荆州、宜昌和洞庭湖等地区也广泛的被人们所认识.南京雨花石因其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炫丽夺目、灿烂迷人被誉为“中华一绝” “石中皇后” “天赐国宝”等称号.我认为就质地和画面艺术而言“南京雨花石堪称中国的画面宝石”.
一.南京雨花石的主要品种都属宝玉石质地
南京雨花石的主要品种是玛瑙石和蛋白石,属宝玉石一类质地. 玛瑙属宝石质地,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硬度7至7.5,色彩丰富、艳丽、多有巧色.雨花石中的玛瑙,与世界上广泛所认识的玛瑙多有不同.一般所指玛瑙多为原生玛瑙,大且有外壳,也有矿脉可寻.而雨花石中的玛瑙多为细碎卵石,沉积在砾石层内,是一种玛瑙籽料.它质润且灵透多有画面.所以,被石界誉为雨花玛瑙之美名.雨花石中的蛋白石,圈内也称为雨花蛋白与澳洲所产蛋白宝石同属一种含水的二氧化硅(SiO2nH2O),地质学名都称作蛋白石.经长期研究、科学论证,我发现,雨花石中的蛋白石在内部分子结构上与澳洲所产蛋白宝石有所不同.但都含有水份.在质感上与新疆的和田白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色泽柔和多为白色少有复色,成景物或花虫者就更为珍稀.雨花蛋白,白可比羊脂.多彩复色者,则又与澳洲宝石有神似之处.所以,笔者认为南京所产蛋白石不应归为澳洲蛋白宝石一类.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结构的蛋白石. 雨花蛋白,虽不是澳洲宝石确胜似宝石、不是和田白玉却堪比羊脂.所以,我认为南京所产雨花蛋白石,是一种具有澳洲蛋白宝石成份的东方玉石.
二.南京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画面艺术
雨花石中有很多的图纹,酷似中国的山水国画和书法作品.所以,大家经常以xx大师笔意、xx大师画意来为爱石取名.雨花石中还有许多形纹色彩与祖国的大好河山十分相似,当定格在这小小的方寸之上时,又让人感到它是摄影大师们的一幅幅惊世杰作.令人惊叹!让人匪疑所思?但是,雨花石中的画面必竟出自天然,那是大自然的神笔天绘.有很多书画家也十分的喜爱雨花石.如:傅抱石、林散之、武中奇、赵绪成、尉天池等.有很多爱好摄影的人士也很喜爱雨花石.爱好雨花石的石友们也都很喜欢书画和摄影.我常常不得其解?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交流我得出结论:“雨花石同书画艺术、摄影艺术同属一种二维视觉艺术.”所不同的是,它出自天然.所以,我认为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画面艺术.艺术没有大和小之分,只有内涵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已.
三.六千来南京雨花石一直就是宝石和玉石
1).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对雨花石的认识
南京雨花石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南京北阴阳营人.1955年到1958年南京博物院在发掘北阴阳营遗址时,共出土了76枚花石子.多为玉髓、玛瑙质地.据悉这些花石子出土时,一部份排放在古人的胸前成一定的图案.还有一些含于口中或珍藏在器皿之中.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就已经把雨花石作为一种宝石或玉饰来使用或集藏.
2).古人对雨花石的认识
南京雨花石文化,早期应属于我国玉石文化范筹,是我国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个性,最终雨花石文化从玉石文化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国赏石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附图2张:图1宋代羊形玉饰件,图2宋代人形玛瑙雕件)雨花石中的玛瑙,汉代以前的史书称‘琼玉'或‘赤玉'.佛家又称‘七宝'之一.在中国很多墓葬中,都有精美的玛瑙饰品出土.还有很多,关于玛瑙作为贡品进贡给当时朝庭的记载.例如乾隆年间,有一地方县因盛产玛瑙,就用上等的红玛瑙制成了一串朝珠,用来进贡给乾隆皇帝.乾隆得宝珠后龙颜大悦,御赐进贡当地的地方县名为‘宝石县'.可见,早在清代人们对玛瑙的认识已到‘宝石'的概念.
3).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对雨花石的描述
著名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大若雀卵 灿若明霞 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在作者曹雪芹笔下,幻化为“通灵宝玉”.著名学者池澄先生,在多年的研究下得出结论:“通灵宝玉的原型就是雨花石”.此语一出,在社会各界和红学界引起了巨大凡响和广泛关注.他的观点得到了江苏省红学家严中先生的肯定.
4).现代人类对雨花石的认识
到了近、现代世界上广泛对宝玉石达成一致共识,并出台相关宝玉石标准.这其中就有玛瑙宝石和澳洲蛋白宝石.著名雨花石鉴赏家马文斌先生曾多次指出雨花石应当被翻译为画面宝石.并向世界推广这一独特的观赏石种.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画面艺术.因其包罗万像或名山大川、或花鸟鱼虫、更有名人肖像显于石上.被著名作家艾煊喻为:“天然的艺术、艺术的天然”.所以,我认为南京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画面宝石.它是中国乃至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